核医学与放射医学防护分会

一、我省核医学发展简史

1958年浙江医学院(1961年改为浙江省医科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决定筹建原子医学学科,选派教师(楼 福庆教授)、医师(陈克云)、四年级学生(郁金声、石武 宗)参观上海的“和平利用原子能展览会”,四人并同时参加了卫生部举办的“放射性同位素学习班”。1959年浙江医学院同位素实验室成立,楼福庆为主任,陈克云、郁金声和石武宗成为第一批核医学工作者,田家园实验室(浙医一院内)是国内早期建立的医学同位素科室之一,成为我省核医学工作开始星火燎原之地。1962年浙江医科大学原子医学教研室成立(1978年后更名为核医学教研室),对医学系学生开设核医学课程。“文革”前后,研究所经分离组合, 更名为研究室,挂靠在浙医一院,后与浙医一院ECT室合 并为核医学科,并与教研室一起归属于浙医一院。

70-80年代年浙医二院、省肿瘤医院、省医科院、温州 医学院相继开展放射性同位素工作。80年代末浙医一院和 浙二医院分别引进日本东芝和美国善美公司SPECT,从而使我省核医学影像从普通7照相机而逬入断层及全身显像时期。1993年浙江省卫生厅成立浙江省核医学中心(浙医 一院内),省核医学中心负责全省的核医学技术指导、岗位培训及质量控制等工作,为全省核医学技术科学规范发展创造了条件。

进入21世纪,核医学功能分子影像得到快速发展,符合线路ECT、PET、PET-CT、医用回旋加速器相继落户我省各大医院。目前浙江省共有大型核医学影像设备和回旋加速器30余台,其中PET/CT 9台、PET 1台、micro PET 1台和正电子核素医用回旋加速器3台。

回首五十余年的风雨历程,数代核医学人为了浙江省核医学事业的茁壮成长,呕心沥血,孜孜不倦;也正是他们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使得我们终于迎来当前浙江省核医学事业枝繁叶茂,空前发展的大好局面。我们相信,总有一天, 它一定会像浙江的经济一样,赶超先进,引领前沿。

二、浙江省核医学与放射医学防护分会简史

1980年,浙江省核医学工作者在杭州召开浙江省核医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术会议,邀请国内著名核医学专家赵惠扬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同时成立浙江省医学会核医学与放射医学防护分会(以下简称核医学分会)。历经三十余年,至2012年,分会先后进行了七次换届,历届核医学分会主要成员如下:

第一届(1980〜1985):主任委员包金良,副主任委员石武宗、郁金声、赵正祺、戴珊星,秘书匡云谷、沈文华。

第二届(1985〜1990):主任委员包金良,副主任委员石武宗、郁金声、赵正祺、戴珊星、欧阳淹,秘书匡云谷、沈文华、孙性善。

第三届( 1990〜1994):主任委员包金良,副主任委员郁 金声、沈文华、戴珊星、欧阳淹,秘书匡云谷、孙性善。

第四届(1994〜1999):主任委员郁金声,副主任委员赵 正祺、沈文华、戴珊星,秘书匡云谷、李林法、孙达。

第五届(1999〜2005):主任委员郁金声,副主任委员沈文华、戴珊星、孙达、姚耿东、高嗔永,秘书李林法。

第六届(2005〜2010):名誉主任委员郁金声,主任委员沈文华,副主任委员高眞永、孙达、楼岑、李林法, 秘书李林法。

第七届(2010〜现在):名誉主任委员沈文华,主任委员李林法,候任主任委员张宏,副主任委员马明强、张琦、张 春燕、赵葵、楼岑、褚玉,秘书张军、黄中柯。

历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郁金声(一〜四届)、沈文华(五〜七届)、楼岑(八届)。

现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李林法(八〜九届)、张宏(九届)。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委员:李林法、楼岑(第一届)„

历任《中华核医学杂志》编委:郁金声(—〜五届)。

现任《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委:李林法、楼岑。

核医学与放射医学防护分会自成立以来,学会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以交流促发展。先后组织了十二次全省核医学分会学术年会及多次全省核医学读片会,承办了多次全国及华东地区核医学学术会议,邀请了众多国内外同行前来浙 江报告讲学。通过这些学术交流活动,使浙江省核医学事业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推动力,浙江省核医学队伍也得以不断壮大。分会还积极参与各种科普活动,普及核医学基本知识,提高百姓的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防护知识。此外,积极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为政府职能部门出谋划策,答疑解惑,使浙江省核医学水平得以快速提高,核医学事业得以健康发展。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意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