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倾力培养我省卫生应急人才
——浙江省医学会开展系列专题培训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我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如今,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常态化意味着持久战,防控需要新思维。浙江省医学会一直积极探索通过发挥自身作用,在防疫、救治、科研“三条主线”建设中贡献应有的力量,并用实际行动助力我省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新冠肺炎疫情暴露的公共卫生特别是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短板,提高平战结合能力,集中力量加强能力建设,补齐短板弱项,在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全面部署下,浙江省医学会及时调研、了解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需求,在第一时间启动了“浙江省初级呼吸治疗师培训”、“浙江省卫生应急高层次骨干培养项目之ECMO(体外膜肺氧合)专项人才培训”等系列专题培训项目,迈出了打好“持久战”的坚实一步。
浙江省初级呼吸治疗师培训
呼吸治疗在危重病人和呼吸系统疾病救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我省专门从事呼吸治疗工作的人员较为稀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更多专业的呼吸治疗师,为危重症和慢性疾病患者的呼吸救治与康复做出努力。鉴于此,浙江省医学会联合国家级呼吸治疗单项规范化进修基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医院两家联合实践基地,于5月初推出初级呼吸治疗师培训。报名参加培训的第一批共120名学员,来自浙江省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从事重症医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急诊、康复医学等专业的骨干医护人员。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培训分为线上理论学习和线下临床实践两阶段进行。学员完成第一阶段共计66个课时的网络理论学习并考核合格后,分批次进入第二阶段为期3个月的临床实践,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浙江省初级呼吸治疗师培训结业证书”。
初级呼吸治疗师线上理论培训授课
初级呼吸治疗师临床实践培训导师与学员合影
浙江省卫生应急高层次骨干培养项目之
ECMO专项人才培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ECMO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降低病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ECMO治疗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既需要专业的知识技能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也需要重症医护团队的默契配合。从我省情况来看,ECMO治疗在治疗水平、设备使用效率、人员配备等方面还存在地区差异和医院差距。因此,在筹划卫生应急高层次骨干培养项目时,6月初我们首先启动了“ECMO专项人才培训”,旨在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我省ECMO治疗水平,推广ECMO诊疗规范,满足日益增长的ECMO治疗及技术团队的培养需求。
ECMO专项人才培训临床实践带教现场
本次培训由浙江省医学会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共同开展,培训授课师资从浙江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的权威专家中遴选,临床实践基地根据最新制定的培训标准和考核计划严格安排教学。培训形式为线上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实践1个月,培训期满学员回到本单位后,遇ECMO病例时,带教老师到现场进行操作指导,学员独立完成ECMO的全过程管理。培训第一阶段学员共计255人,第二阶段分批次进入基地临床实践,每批次3组(每组4人),进行小班化、团队带教培训,目前已有两批次人员经考核合格,获得培训结业证书。
ECMO专项人才培训第一期结业仪式
浙江省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培训
为提升我省基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筛查干预能力和水平,根据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工作安排,浙江省医学会组织承办了浙江省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采取线下会议和线上直播同时进行的方式,来自各县(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的相关人员收看了网络直播,参加人次约2.45万。
培训班结合我省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现状,详细讲解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概况、肺功能和肺康复操作及解读演示、肺功能检测原理及操作要点、基层呼吸康复常用运动及评估方法等内容,使与会者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现状、诊治、康复、筛查等相关知识有了更为系统、全面的了解。
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培训现场
网络同步直播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培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浙江省医学会将继续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协调专家资源,持续做好我省卫生应急人才队伍的能力提升工作,进一步探索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和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联合各方的努力,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抓紧抓实抓细,为维护人民健康织密“防护网”、筑实“隔离墙”。